本報特約評室內裝潢論員王石川
  治理公路三亂,不可能一蹴而就,但陷入割韭菜式的困局——割掉一茬很快景觀設計長出一茬,亦不正常。如果不挖除制度土壤,公路三亂恐將繼續亂下去。
  近日,央視曝光了兩起公路“三亂”事件,一起在江蘇徐州,交警查都沒查就開罰單,短短8分鐘,司機先後被罰兩次;另一起在河南商丘,該市梁園區境內管護的公路只有110公里,執法人當鋪員高達200人,運管、路政人員靠路吃路,上路罰款。
  公路三亂年年有,至今已覺不新鮮,但媒體曝光的這兩例中,執法人員之隨意、驕橫,還是令人頗覺愕然。其一,執法人員完全不按套路出牌,想怎麼罰就怎麼罰,想罰多少就罰多少;其二,中央治理公路三亂並未放系統傢俱鬆,交通運輸部、公安部和國務院糾風辦早早下發了《2013年治理公路“三亂”工作要點》,仍沒能阻遏一些地方出現公路三亂。
  屈指數來,自抗癌食物國務院1994年發佈《關於禁止在公路上亂設站卡亂罰款亂收費的通知》到現在,已近20年,為何公路三亂未被蕩滌殆盡,反而出現了網友憂懼的“越治越亂”?中央部門不差決心,公安部副部長黃明曾在相關治理會議上明確,誰收“黑錢”搞“三亂”,誰就是公安機關的敗類,就不配當警察,必須堅決清除出公安隊伍。去年,公安部還表示,除嚴肅追究亂罰款民警的直接責任,還要追究負有領導管理職責、失職失察的上級主管領導的責任。事實也確實如此,只要被中央媒體曝光、坐實,不僅交警被處理,其領導也會被問責。比如徐州這起事件,分管副局長被停職,交巡警大隊長被撤職,當事民警被辭退。
  既然如此,為何仍有執法者不憚於亂設站卡、亂罰款、亂收費?
  這是因為有巨大的利益驅動。有業內人士稱,全國每年公路罰款高達三四千億元。這些錢並未完全歸於財政,有些進了執法人員的口袋,有的地方還出現返還罰款的現象——儘管《行政處罰法》規定,地方財政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執法部門返還罰款,但返還罰款早已成了潛規則。
  還因為監管不力。一個不得不提的現象是,媒體監督公路三亂,是一抓一個準,以至於央視財經評論員張鴻說,“我們的記者暗訪哪個省,哪個省就會有三亂”。這是一個頗具諷刺意味的細節,既然“全國絕大多數省份已經被命名為基本無三亂省份”,為何中央媒體能輕易發現公路三亂?這說明一些地方政府對公路三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。
  更與體制積弊有關。有執法人員感嘆,“我們任務也重,我完不成任務工資扣得多。”有業內人士認為,在稅費改革之後,運管路政部門的經費得不到保障,就形成了罰款返成的路徑依賴。
  治理公路三亂,不可能一蹴而就,但陷入割韭菜式的困局——割掉一茬很快長出一茬,亦不正常。如果不挖除制度土壤,公路三亂恐將繼續亂下去。
  相關報道見今天18版  (原標題:治公路三亂要走出割韭菜式困局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p56nprdp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